Instituto Confucio
VOLUMEN 12 | Nº3 MAYO 2012
继西班牙、英国、荷兰之后,1731
年,瑞典为了加强与东亚各国特别是中
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在哥德堡市成立了
瑞典东印度公司,并获准垄断经营东印
度地区的国际贸易。从 1731 年到 1806
年的 75 年内,也就是中国清朝乾隆年间,
瑞典东印度公司共派出 37 艘商船,完成
了从瑞典哥德堡到中国广州的 132 次远
洋航行,其中仅有 3 次只到达印度。在
这庞大的船队中,有一艘古商船在当时
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由于后来的种种
原因却声名大振蜚声海内外,这就是瑞
典古商船哥德堡号。对许多瑞典人来说,
也许中国实在是个遥远陌生的国度。但
是在哥德堡市,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
甚至还知道中国有个广州。这在很大程
度上也都与哥德堡号古商船密切相关。
18 世纪前后,中国的清王朝对海上
贸易心存戒备百般限制。整个中国一度
只允许广州一个口岸与各国通商。而此
时的欧洲则争先恐后进入了一个充满扩
张历险的“大航海时代”。在当时的欧洲
人眼中,中国一度成为时尚、财富与神
秘的代名词。人们对来自东方大陆的任
何物品几乎都趋之若鹜,上等的宴席一
定要用中国进口的瓷器才够高雅,豪门
望族都要弄几件中国的摆设家具。当时
中国唯一的口岸广州已是相当繁华,珠
江上的外国船舶穿梭如织,就像伦敦桥
下的泰晤士河一般繁忙。从这里,外国
商船把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
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当时瑞典的造船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1739 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生产的船体长
40 多米,宽几十米,这艘有着 18 面船帆、
可以载运 1000 吨货物、堪称 18 世纪的
超级远洋货船的哥德堡号,开始了它的
处女航——驶向中国广州,并且先后顺
利完成了两次远洋航行,为它的主人带
回大量的中国货物和可观财富。1743 年,
哥德堡号又开始了它的第三次远航。像
往常一样,它在西班牙卸下木材、金属
等瑞典特产,换取了当地的白银,然后
沿着非洲的西海岸直奔印尼爪哇岛和中
国广州。
1744 年 9 月 8 日,哥德堡号终于抵
达广州。在装满了 100 吨瓷器、366 吨
茶叶和 19 箱丝绸、133 吨金属,总计
700 多吨货物之后,于这年冬天踏上了
它的返乡航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
竟然成了它的死亡告别之旅。1745 年 9
月 12 日这天,凯旋的哥德堡号徐徐驶入
了哥德堡港,竟在距离岸边 900 米处突
然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线,撞上了那块
著名的“汉尼巴丹”礁石(现已被炸毁)。
刹那间,海水涌入船舱,哥德堡号慢慢
倾斜下沉。
用“小河沟里翻了大船”这句中国
老话来形容哥德堡号的这次意外事故恐
怕是再贴切不过了。它曾 3 次往返于中
国与瑞典之间,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与惊涛骇浪之后都能化险为夷平安无事,
而这次竟然在自家门口触礁翻船。这不
仅令人匪夷所思,同时也平添些许传奇
色彩,引发了许多的传说与猜测。哥德
堡号的意外触礁沉没,以及事后人们的
种种传说与猜测,连同那深藏海底的满
船东方珍宝,竟使哥德堡号于日后名声
鹊起。这显然不是因为它的丰功伟绩,
而是因为它的不幸、神秘与传奇。
哥德堡号沉没之后,瑞典东印度公
司又建造了一艘“哥德堡Ⅱ号”商船,
后来该船沉没于南非。1813 年,瑞典东
印度公司关闭。与众不同的是,瑞典东
印度公司和哥德堡号商船从来没有向中
国贩运过鸦片,这也是哥德堡人特别想
告诉全世界和中国人的。
进入 20 世纪以来,随着对哥德堡号
的海洋探险与水下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
一个大胆奇妙的构想在讨论酝酿中逐渐
EXPERIENCIAS
La verdadera leyenda del ‘Götheborg’
李秋实
Li Qiushi
55
“哥德堡 III 号”出自 4000 工匠之手。
Para la
construcción del
Götheborg III
fueron necesarios
4.000 obr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