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gina 78 - confuciomarzo

Versión de HTML Básico

孔子学院
总第
11
2012
03
2
生活方式
76
会开始流行,到了2011年已经在中国网
民中全面开花。所谓“微博”,即微博客
的简称,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的分享、
传播与获取平台。
微博草根性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
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平台上。140 字的
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的文字水平拉
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使大量原创文本
爆发性地被生产开发出来。有学者称,
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
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甚至有人
宣称,从 2011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
“自媒体时代”。微博即时通讯功能强大,
通过 QQ 和 MSN 可直接书写。在没有网
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即时更新
微博内容。哪怕你是平民百姓,如果你
就在事发现场,你就是发布新闻的“记
者”。
从简单记录流水大账,到有意识关
注聚焦现实生活,微博俨然成了一个浓
缩的中国世俗生活超市,形形色色的生
活百态如同物件被摆到了一层层的“货
架”上,供人欣赏,引人驻足。那些被
群起“抢购”的词汇、歌声、语录、故事,
甚至是一个表情,很快就成了流行文化
并被“下载”到现实生活中。微博几乎
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中国当今社会流行文
化的发源地、风向标与晴雨表。
2011年又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
被称为“最牛官方微博”的“平安北京”
已拥有粉丝人数 217 万。上海申通地铁
集团的微博日均发布 20 余条信息,被称
为“最勤奋官方微博”。4 月,首个部委
微博——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开通,
并以其个性轻松的语言受到追捧。12月
发布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
通过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
已近 2 万家。
最美 XX
2011 年最温暖的流行文化,要数在
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流行的那些“最美
XX”等专有称谓及其所形容的那些令人
感动人物的集体性涌现。2011年7月2日,
浙江杭州滨江区的一处住宅小区里一个
2 岁女童突然从 10 楼坠落,“最美妈妈”
吴菊萍冲上前去,在她双手接住女童的
一刹那间,顿时成了亿万人心中的平民
英雄。她说出的“我是出自一个母亲的
本能”那句最朴素的话也忽然成了最时
尚的美词佳句。“最美 xx”这一词形竟
从此流行开来,成为 2011年一道独特的
文化风景线,于是“最美护士”、“最美
女孩”、“最美婆婆”等一系列平民英雄
开始流行。
这个温暖的故事也引起了国外媒体
的广泛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的《每
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美国的《纽
约邮报》和福克斯电视台、巴基斯坦与
中东等媒体都对“最美妈妈”吴菊萍有
报道。
淘宝体
“淘宝体”是一种网络话语方式,最
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淘宝
体”后因其话语亲切、可爱逐渐在网上
走红。2011 年 7月,南京理工大学向录
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 “亲,
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
9 月 2 号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
货’哦!亲,全 5 分 哦!给好评哦!”8
月1日,外交部微博发布的一则“淘宝
体”招聘启事在网上流传。 8月10 日,
郑州火车站附近的交叉路口摆放出“亲,
注意避让行人哦!”、“亲,慢车道安全
哦!”、“亲,注意谦让哦!”这样几块交
通宣传提示牌。“亲”是“亲爱的”缩写。
如今曾流行于白领之间的“亲爱的”等
话语已不再时髦,“亲”才是最当红的
称谓。
不仅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流
行中追寻着自己的乐趣,成熟着自己的
品位,坚持着自己关于物质或精神的一
切欲望和梦想,创造着各自的流行并被
已然的流行所驱使所操控所改变。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