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Instituto Confucio
VOLUMEN 15 | Nº6 NOVIEMBRE 2012
时期的青藏线。)滇藏线起于云南普洱
茶的原产地西双版纳一带,向北经过思
茅、红河到达昆明,而后转向西,经楚
雄、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等地进入四
川的昌都地区。川藏线则起于四川的雅
安一带,向西经巴塘等地也来到昌都地
区。四川的昌都地区是滇藏和川藏两大
线路的汇合点,茶马古道从这里继续西
进,而后直达西藏首府拉萨,并经亚东
一带的边境,分别进入印度、缅甸、泰国、
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最后分散辐射到
西亚和欧洲各国。滇藏线在中国境内全
长 3800 多公里,川藏线在中国境内全长
3100
多公里。
在这两条主要线路的沿途,还密布
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云南、西藏、
四川交界处的“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
在一起,以致现在的人们很难将茶马古
道的起点和终点确定在两个具体的点上,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在茶马古道的两端
找到起点与终点的确切位置。它是从一
个较大的、不确定的地区开始,到另一
个更大的、更难确定的地域结束。1287年,
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来到过
云南,他可能是走在茶马古道上的第一
个西方人。
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历史上中国西部的汉、藏
民族间一种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贸易
往来。最初的茶马互市大约起源于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在大夏国(今伊朗一
带)见到过来自四川的竹杖与布匹,并
听说这些来自中国的物品走的就是今天
的茶马古道,而非丝绸之路。茶马互市
在唐代渐成规模,宋朝时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完善,甚至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管
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沿袭宋朝做法,
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中原各朝
之所以如此重视“茶马互市”,主要是为
了维护边疆的繁荣与稳定。宋朝初年,
内地曾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
但是边疆牧民们却将卖马的铜钱用来铸
造兵器,这使宋朝感到不安。于是后来
朝廷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
茶叶、药材等进行实物交换。由于自然
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原因,糌粑、奶类、
酥油、牛羊肉等高热量食物成为藏民的
主食。缺少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
不易分解;而茶叶能解毒去病,分解脂肪,
帮助消化;所以藏民创造并养成了喝酥
油茶的习惯。可是藏区不产茶,需要从中
原输入。而在中原内地,无论是民间还
是军队又都需要大量马匹,而西藏和四
川、云南又盛产良马。于是,在藏区与
四川、云南之间,在这些地区与内地之间,
一种具有互补性的茶与马的交易,即“茶
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传奇马帮
马帮,就是在茶马古道上往来驮运
货物的马队。如果说茶马古道是深深刻
写在中国西南大地上的一张古老的密纹
唱片,而日夜兼程行走其上的马帮的马
蹄就是播放这支醉人歌谣的唱针。
马帮是大西南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
A TRAVÉS DEL TIEM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