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孔子学院
总第
13
期
2012
年
07
月
第
4
期
是利顺德文物保护建筑的核心部分。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英国
女王授意下属拟订了一份关于天津租界土
地如何分期出售的“租约”。1863 年春,
在天津传教近两年的英国牧师殷森德,
用传教得来的布施纹银 600 两,和女王
的驻津代表吉布逊签订了合同,购买了一
块土地。几个月后,殷森德便在这块土
地的最南端,建立了一所简易的英式印度
风情平房,作为货栈、洋行、旅馆和饭店
之用。这就是利顺德大饭店的雏形,当
时称为“泥屋”、“老屋”。他按照自己姓
氏的中文译音,把饭店命名为“利顺德”,
并巧妙地把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
“利顺以德”寓意其中。1886 年,殷森德
与饭店的第二任董事长英籍德国人德璀
琳、天津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等人集资
将饭店改建为主楼三层、转角塔五层的
楼房,建筑面积扩建到 6200 平方米,成
为当时天津最高的建筑。
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家外资饭店,有华夏第一店之称。从
1863 年至19 世纪末,一直是在天津的中
国政治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后来逐
渐成为天津中外各界社会名流的高级社交
场所。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
曾先后将领事馆设于酒店内。当年中国与
西方的诸多条约都在这里签署。
利顺德大饭店开办之日,也正是中国
近代洋务运动兴起之时。因此,当时天
津乃至全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
开场戏几乎都曾在这里事先策划或预演。
1879 年,同时兼任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董
事长的饭店股东德璀琳,敦促直隶总督
李鸿章试办有线电话通讯。李鸿章采纳
了他的建议,首先从总督衙门官署到南郊
葛沽之间架设了一条电话线路,而利顺德
则成为了中继站,因此利顺德大饭店也就
成了中国最早使用电话的企业。
天津现代柏油路起源于当初的石子
道,而津门首条石子道就是由利顺德大
饭店于1887 年出资铺设的,这条石子道
当时就以利顺德大饭店的股东德璀琳的
名字来命名。1888 年,利顺德大饭店就
已经拥有一台自己的发电机,成为了最早
使用电灯照明的饭店。
1920 年,美国首批制造了十几台数
字统计机,当年饭店就购进了其中的一
台,如今它已成为世界珍奇。利顺德大
饭店有一个老式电梯,它是中国现存最古
老的电梯。1924 年秋,利顺德又一次扩建。
美国 OTIS 电梯公司专门为其制造了一部
电梯,并派人来华进行技术安装。80 多
年来,这部电梯里先后留下了孙中山、周
恩来等人的足迹。时至今日,这部电梯仍
在运行,而且性能一直完好。
利顺德大饭店本身就是一座中国近
代史博物馆。自1863 年建造以来,它经
历了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政府、日
伪政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5 个时期。在
这百余年中,饭店里发生了许多重要历
史事件,许多中外政要名流,如李鸿章、
孙中山、宋庆龄、周恩来、宋教仁、黄
兴、溥仪、蔡锷、袁世凯、段祺瑞、梁
启超、张学良及赵一荻、梅兰芳、卓别林、
美国前总统胡佛、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等人都曾在此下榻
或寓居。目前,饭店管理当局将这些名
人住过的房间按照当年的场景复原重修
德璀琳雕像。
Busto de Gustav von Detring.
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唯一一家内辟历史博物馆的大饭店。
El Astor es el único hotel de China que posee un
museo donde se cuenta su historia.
说古论今
供图 / CFP
供图 /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