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
总第
12
期
2012
年
05
月
第
3
期
22
汉语角
LENGUA CHINA
广东话也被叫做粤语,它是汉语五
大方言之一。就使用的人口数量而言,
粤语称得上汉语第三大方言,因为使用
粤语的人口达 7 千万左右,他们分布于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世界各地。尽
管中国人倾向于将汉语口语的各种变体
定义为方言,而粤语的特殊性使它同吴
方言、闽方言和客家话一样,具有成为
一门独立语言所需的特征。
粤语的“粤”字源于“百越”一
词,而“百越”指的是在春秋(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 年)和战国(公元前
476—公元前 221 年)时期及后来居住于
中国南部和现在的越南北部的各个部族。
居住于现今的广东省所在区域的族群当
时被叫做“南越”国,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字渐渐变成了发音相同的“粤”字,
更多地使用“粤语”来表示广东话,以
区别于用于指代越南的“越”字。
自古以来,粤语已有 2000 多年的历
史,而现在通用的汉语却只有 800 多年
的历史。而且和汉语普通话相比,粤语
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也广泛得多,这主
要由于最早定居于美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或英国的中国移民都来自于广东地
区。
粤语保存了古汉语的大部分特征,
甚至保留了以 -p, -t, -k 和 -m 结尾的
入声韵尾。而且,它也是唯一一种保留
了古汉语完整的声调系统、发音和语法
的汉语方言。正由于它保留了古汉语的
10 个声调,因此听来顿挫抑扬、乐感十
足。由此说来,它也是一种恪守传统的
语言,更接近古代汉语的形式。值得一
提的是,人们用粤语朗诵原来不知以何
种发音系统写成的古诗词时,听起来比
用汉语普通话更为押韵。
原先由于广东地处偏远,与中国的
其它地区间交通不便,粤语因此未受其
它语言的影响。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中,
中国北方人不断南迁,使得北方方言与
粤语混杂糅合,因此它的发音和词汇与
唐朝(公元 618—907 年)时期的官方语
言十分近似。然而,到了宋、元、明、
清时期,通用汉语和粤语之间的区别增
大了,这也使得粤语能更好地保存自身
的特征。尽管如此,粤语在其历史发展
进程中,本身也产生了 12 种方言,其中
以香港的粤语——香港话最为突出。因
为香港在原先英殖民统治时期,各类媒
体及电影、音乐产业大力推动了粤语的
发展,尽管他们在标注粤语发音时使用
的是威氏拼音法 ,相较于中国大陆使用
的现代汉语拼音系统不够准确,而他们
所使用的汉字也是繁体字,不同于汉语
普通话所采用的简体字。
随着与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粤语
也渐渐丰富起来,吸收了来自欧洲和东
南亚各国的各种语言中的一些新词汇,
同时它也充当起向汉语普通话输送新语
汇的角色。
由于粤语主要是一种用于口头表达
的语言,充满了来自于街头和社会交往
中产生的俚语,因此很难把它们一个字
一个字地写下来。然而,书写粤语所表
达的内容时用的就是汉语普通话中的汉
字,只是按照粤语发音方式进行发音而
已。此外,粤语中有些汉语普通话中不
存在的汉字,或者使用同样的汉字却赋
予其不同的含义,这在所有的汉语方言
中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年轻人已经不习惯于用粤语
中的某些辅音,或者直接用其它音素来
替代。比如,“ng”这个音常常被忽略,
或者根本不发音。于是“ngōjàu”( 澳
洲 ) 被读成了“ōjàu”。另一个常见的
习惯是去除“kw”和“gw”中的辅音“w”。
有时粤语使用者也常常混淆鼻音“n”
粤语 :婉转如歌的语言
CANTONÉS, EL IDIOMA
MÁS CANTARÍN DEL MUNDO
何维柯
José Vicente Castelló
1. 威氏拼音法即威妥玛式拼音,它是从1867年起由英国人Thomas Francis Wade 与人合编的汉字注音规则。在清末至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是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