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o Confucio
VOLUMEN 14 | Nº5 SEPTIEMBRE 2012
71
ESTILO DE VIDA
们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以及
对解决“健康”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深
入思考和多面探索。基于运动对于人类
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的显著影响,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
拿大维多利亚召开的国际心脏健康会议
上发表了庄严的《维多利亚宣言》,并提
出了著名的促进“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
观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心理平衡”,指出人类要预防疾病
的发生必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
中合理适度的运动已成为构筑健康的重
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运动在促进人
类健康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世界体育理论专家公认:世界上
任何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和医学
的指导。东西方体育由于其哲学理念的
差异和医学观念的不同,因而从理念到
实践都各具特色。
西方近现代体育由于受笛卡尔等哲
学家提出的“身心分离”思想,以及达
尔文等自然科学家提出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等哲学理念的影响,形成了
现代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
运动理念,突出表现在提倡竞争对抗、
挑战极限等方面,具有运动剧烈、快速
有力、以克敌制胜为目标的运动特征。
同时,在现代医学指导下,形成了以发展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
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独立训
练方法。
而太极拳、气功等中国传统运动方
式由于深受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哲学
和中医学思想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并以
其运动安全、老少皆宜和显著的健身效
果,而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在
5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天人合
一、身心统一等道家哲学理念的影响,
形成了太极拳、气功强调形体动作、呼
吸配合、意念导引三者合一,形神兼备
的运动特点。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崇
尚柔和、松静的价值取向,造就了太极
拳、气功意识内守,运动柔和、缓慢、
轻灵的技术特征。受中国医学“以内(脏
腑、经络、气血)为主、以外(四肢百骸、
皮肉筋骨)为辅”思想的影响,太极拳、
气功更加注重通过形体动作、腹式呼吸
和意念导引加强对脏腑、经络、气血的
调理,从而实现益寿延年的效果。
但这不是说选择了习练太极拳和气
功,就像服用了医生给开的治病的药物
一样立即就会奏效;虽然笔者曾经提出
过运动处方理念,也就是针对不同人群、
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运动保健方式的理
论。无论何种运动保健方式,不仅客观
上都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
程,不可能达到“朝发夕至”与“立竿见
影”的奇效;而且也有一个主观上不断
摸索、持续体验、逐渐适应的过程,这
也会具体涉及到运动、呼吸、意念等技
术方法。而且在这些方面,太极拳、气
功与现代体育运动也会有显著区别。归
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运动技术方面。现代体育多
以快速有力的动力性向心肌肉收缩为主,
而太极拳、气功多以柔和缓慢的静力性
离心收缩为主,且形体运动大量运用螺
旋、缠绕、抻展的练习,从而既能巧妙
地加强对关节、韧带、肌肉的刺激强度,
清晨在公园里练习太极拳的妇女。
Mujeres practicando taijiquan
en un parque a primera hora
de lamañ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