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o Confucio - page 47

45
Instituto Confucio
VOLUMEN 23 | Nº2 MARZO 2014
CULTURA
空流云的纹路,粘在瓶身上。再往铜丝
掰成的图案里填上釉彩,烧制后便是我
们看到的绚丽图画。1 滴水大小的红铜
能拉出 2 米长的丝,仅宽 1 毫米。按图
案设计稿,将一段铜丝千回百转弯成各
种造型,一般的 7、8 弯,多的几十弯。
掐丝需要巨大的耐心,也需要最纯熟的
技艺,铜丝造型要和设计稿完全一致才
行,否则后期点蓝(上釉彩)烧制后,
图案僵硬,神韵全无。
二是中国造器文化十分讲究与自然
的和谐,取道自然。铜丝掐好造型后要
粘在铜胎上,这时用的可不是什么高级
胶水,而是一种中药:白芨。一方面白
芨粘度极高,是上好的粘合剂;更重要
的是,在烧制环节,化学胶水会有残留,
影响景泰蓝品质,白芨是天然植物,一
把火后无影无踪。
中国景泰蓝传承至今,700 年里历
经起伏,也有过衰落时期,而每到这个
时候总有文化人、手艺人挺身而出,护
佑着民族手工艺的血脉。清末制作工艺
流出宫廷,开始在民间设厂制造。民国
后期社会动荡,原本要求极高的原料无
法配置齐全,手艺人青黄不接,品质
连年下降,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1951 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有一笔的才
女林徽因带领几个学美术的女学生组建
了挽救景泰蓝小组。她们天天和老匠人
泡在一处,钻研传统技法,并将其逐渐
衍变为规范的现代工艺流程。这几个女
学生中出现了后来的景泰蓝工艺大师钱
美华,而挽救景泰蓝小组则发展成为蜚
声中外的北京市珐琅厂。2005 年北京市
珐琅厂开始着手复制故宫国宝。站在珐
琅厂二楼的博物馆里,典雅的宝蓝色八
角香炉、麒麟、龙纹花瓶瞬间带我们踏
入元、明、清年的宫廷。钱美华的学生,
现任北京市珐琅厂首席工艺大师的钟连
盛老师向我们介绍,复制品从制作工艺
到外形比例,都要与原件十分接近,这
是为了梳理出景泰蓝工艺的历史脉络,
是对传统工艺精髓的传承。
当代景泰蓝在艺术境界上实现了突
破,更加富有中国意趣。这得益于钟连
盛老师成功挑战了老祖宗从未克服的技
术难题——景泰蓝终于可以“留白”了。
中国艺术对“留白”推崇备至,书画常
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
可那枚明宣德景泰蓝大瓶为何图案繁复,
元明清三代制品无一不是如此。前文说
到景泰蓝的图案由“掐丝”实现。留白
就是无图案,无掐丝,只涂有大面积的
釉料,烧制出来像玻璃碎裂,美感尽失。
钟连盛通过一系列工艺控制,成功解决
了这一难题,他的景泰蓝作品《荷梦》
将中国水墨画搬上了一瓶一罐,大面积
留白烧制后,瓶体依然光洁润泽,可谓
清雅脱俗,独具一格,前无古人。
1...,37,38,39,40,41,42,43,44,45,46 48,49,50,51,52,53,54,55,56,57,...8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