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荔枝素有“果中之王”
的美称,与香蕉、菠萝、龙眼
并称“南国四大果品”。中国
是荔枝的故乡,早在 2000 多年前的汉
朝便有栽培记载。荔枝主要分布在中国
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
等地。荔枝树一般 4 月上旬开花,6 月
陆续果熟上市。荔枝树龄可达千年,福
建省莆田县宋氏祠堂里的一棵荔枝树已
1300 多年,至今仍开花结果。荔枝果皮
红肉白,果肉似凝脂,呈半透明。吃荔
枝贵在新鲜,果肉饱满多汁,入口即化,
香甜爽口。
“荔枝”两字最早出现在西汉,最初
写为“离枝”,意为“果实离枝即食”或“果
实不能长期离其本枝”。那时为了使其
保“鲜”,在采摘荔枝果时有意带上一
些枝叶,因此将不带枝叶的荔枝果称
作“离枝”。久而久之,谐音演化为“荔
枝”一词。荔枝不耐贮藏,正如唐朝诗
人白居易所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据实验,温度如果保
持在摄氏 5 度,新鲜荔枝最多可贮藏 30
天左右。
荔枝栽培始于两汉(公元前 202—
公元 220 年),盛于唐宋(公元 618—
1279 年)。因其风味绝佳、不耐贮藏而
稀有珍贵,备受人们推崇,在唐代以前
就已成为历朝宫廷贡品。唐宋时上层社
会都以能吃到新鲜荔枝为一种时尚与荣
耀。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的字面意义大致是:长安城
外的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华清宫耸
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平日紧闭的宫门
今天一个个依次打开;一名官府信使骑
着驿马飞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尘雾,
宫内的杨贵妃看见后开始眉开眼笑,因
为只有她知道信使飞马传来的不是紧急
公文而是美味荔枝。
44
文化博览
CULTURA
La historia palaciega entre el
lichi y la concubina imperial
潘洁
Pan Jie
孔子学院
总第
21
期
2013
年
11
月
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