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o Confucio - page 47

45
CULTURA
Instituto Confucio
VOLUMEN 21 | Nº6 NOVIEMBRE 2013
这首诗写的是荔枝这种美味水果与
一位名叫杨玉环的美丽皇妃的故事:唐
玄宗(公元 685—762 年)有一位宠妃名
叫杨玉环(公元 719 - 756 年),当时
人们称之为杨贵妃。杨贵妃喜食荔枝,
唐玄宗为使贵妃每年都能吃到新鲜荔
枝,于是命令地方官吏在盛产荔枝的南
方先把新鲜荔枝采购挑选来,然后再借
助当时遍及全国的国家机要专门传递网
络——驿站,派人骑上驿站的快马,快
马加鞭,昼夜兼程,以当时日行几百里
的速度,一站接一战地从千里之外的南
方,将新鲜荔枝飞马接力传递到首都长
安。据说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频繁换马
换人、马不停蹄、人不歇息的千里飞奔,
抵达长安时荔枝依然新鲜如故。为了以
最快速度传送荔枝,防止途中腐烂变质,
骑马人不断挥鞭打马,促马拼命奔跑,
一路上竟累死很多马匹。但这种情况直
到公元 756 年时突发逆转。这年中国发
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即以安禄山、
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唐玄宗与杨贵妃率
领朝廷军队逃往四川,7 月 15 日走到马
蒐驿(今陕西兴平西)时,军队哗变,
将领们逼迫唐玄宗下令将杨贵妃处死,
贵妃年仅38岁。据说杨贵妃刚刚死去时,
适逢南方进献的新鲜荔枝刚好送到。
当时唐朝的全国公路网络和全国传
递政府机要文件的网络已相当发达,甚
至堪比今日的高速公路网与互联网,只
不过当年的公路上奔驰的是快马,传递
的是纸质文书。那时在首都长安通往各
地的主要道路上,每隔 30 里就设有一
处驿站。驿站是古代传送官府文书的止
歇站,也是专供传递官府文书人员途中
食宿、换乘马匹的地方。当时全国就有
1600 多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换乘
的人员与驿马。驿马的脖子下悬挂着铃
铛,以便骑马送信人还在途中马上飞
奔时,就能通过马铃声通知下一
个驿站提前做好准
备。双方迅速
交接完信件
或物品后,
立即接力
赛般地送
往下一站,
直至送达目
的地。当时还
详细规定了传送的
不同速度:普通公文和物品,一昼夜行
程 180 里;紧急公文和物品,根据其不
同的紧急程度,有一昼夜行程 300 里、
400 里和 500 里等差异。
荔枝在 10 世纪前后从中国传入印
度,17 世纪陆续传往越南、缅甸、美国、
南非、以色列、墨西哥、泰国、菲律宾、
毛里求斯、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斯里
兰卡等国。今天,荔枝已成为中国普通
百姓的家常水果,荔枝中仍有一个优良
品种名叫“妃子笑”,便是依据杜牧这
首诗的典故而沿用至今的。
杨贵妃上马图
La concubina Yang Guifei montando a caballo.
1...,37,38,39,40,41,42,43,44,45,46 48,49,50,51,52,53,54,55,56,57,...8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