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o Confucio - page 48
46
文化博览
孔子学院
总第
18
期
2013
年
05
月
第
3
期
梅是乔木梅树的花,古人有时也将
其与灌木腊梅笼统称之为梅花。由于梅
花开在深冬初春,人们又把梅花与松树、
竹子合称为“岁寒三友”,也就是冬季
里三种可观赏的植物。梅花常被民间作
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的美艳不
仅是一朵一朵的,最美是它盛开时一团
一簇的。在春寒料峭里赏梅,给人一种
温暖如春的感觉。它那不畏严寒、经霜
傲雪、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个性,为
人们所欣赏敬重。在中国古往今来的文
学作品中,梅花是被歌咏得最多的花卉
之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在宋代
诗人陆游的笔下,寂寞的梅花寄托了文
人雅士的孤芳自赏之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描写梅花的妙
笔。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已有人开始
将梅花画入画中。到北宋时画梅花已成
为一种风气,当时最有名的就是湖南衡
阳华光寺的仲仁和尚,他首创墨梅画法,
画梅不用其他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表
现。据说,有一次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
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
便创作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
墨梅。元代画梅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
屋主,他画的水墨梅花将宋人画梅时的
稀疏清冷变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
勃之感。明、清画梅大家如刘世儒、石
涛、金农等,他们大多继承了宋人的疏
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近现代有齐
白石、关山月、董寿平等著名大师。
兰是兰花与兰草的合称。兰花是花、
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兰花常生
长于深山幽谷之中,清香淡雅,气宇轩
昂,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
沁人肺腑。兰花“不为无人而不芳,不
因清寒而萎琐”的高洁品质,赢得了“空
谷佳人”的美誉。古人把好的文章称为
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秋
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
这是战国诗人屈原赞美兰花的词句。“兰
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这
是唐朝诗人杜牧笔下的兰花。“谷深不
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宋代诗
人苏辙写出了对兰花的推崇。
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较晚,大概始
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
起来。据说大诗人苏轼就曾画过兰花,
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
小人。南宋时,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述
怀念北方的家国情怀。元代以郑所南所
绘兰花最为著名,据说他坐必向南,以
示怀念大宋王朝;他画兰花从不画根,
像飘浮在空中一样。有人问其原因,他
回答说 :宋朝国土已被元人夺去,我岂
肯着地?而清人画兰,则以郑板桥最为
1...,38,39,40,41,42,43,44,45,46,47
49,50,51,52,53,54,55,56,57,58,...84